首 页| 苏州财经| 财经要闻| 产 经| 证 券| 银保快讯
专题 > 21年 > 苏州市预付式消费管理平台 > 行业政策
“双减”政策下,变化悄然发生
时间:2021-12-06 17:18:57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双减”推进数月,家长们“体感”如何?记者走访发现,蔓延全社会的教育焦虑感大幅减轻,但同时,部分家长仍在纠结,觉得自己对于孩子成绩提升“没地方使劲儿了”。随着整顿教培机构乱象初步见效,“双减”也真正开始破冰深水区——全社会教育理念的改变。

  学校延时服务能否代替教培机构

  家住呼和浩特市的林女士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双减”以来,她最满意的是学校的延时服务。

  “现在延时到每天下午五点五十分,孩子基本上把作业都写完了,有的老师都已经批改完了,回家后玩一会,看看课外书。我感觉他比以前喜欢学校了。”

  林女士孩子所在学校延时服务已经开展两三年,但是以前只有星期一到星期三有,而且只到下午四点半,星期四和星期五下午两点四十就放学了。孩子回家拖拖拉拉不想写作业,一会吃一会玩,玩也不轻松,写也不耐心,让林女士很头疼。

  “双减”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学校提供延时服务,虽然在具体时间、是否辅导作业、是否开设兴趣班甚至是否收费等方面各学校并不一致,但是总的来讲,延时服务有两点让家长们满意。一是孩子在学校就基本上可以完成作业,比回家写效果好多了。二是兴趣和体育活动让孩子更喜欢学校。

  “我觉得就相当于一个托管所,还能让爹妈安心上班的托管所。”上海市嘉定区的赵女士说,赵女士孩子所在学校下午放学后,学生自主选择拓展活动30分钟,如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后写作业、自习、阅读。

  在光明日报微博关于延时服务的一项小调查中,有网友回复,延时服务家长满意了,老师的负担加重了。事实如何呢?

  北京市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校长李玮说:“从下班时间来讲,确实比以前晚了,像我们学校原来四点半下班,现在要五点半。我们通过弹性时间上下班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上班时间适当延迟;另一方面,下午不带兴趣班的老师可以先下班。”

  呼和浩特市一位老师表示,“双减”之前,虽然放学早,但是还要开会、学习等,其实并不能放学就走,现在延时服务,虽然晚了一点,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林女士说:“家长其实并不想让孩子这么小就把所有时间花在上课上。以前有一种焦虑感,觉得人家的孩子都在报,自己孩子不报好像投入不够,怕被甩下。现在这种焦虑没有了。”

  不少家长持林女士这种心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焦虑完全消除,跟风报班少了,但是针对孩子学习的“紧张感”仍然存在,比如“一年级焦虑”,比如不报教辅班改为追捧文艺体育特长班。

  实际上,这是一个家长更信任学校还是更信任辅导班的问题。


   自主创新企业融资名城苏州力荐: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

  (责编:贾凯)

本篇文章共有2页 当前为第 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