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苏州财经| 财经要闻| 产 经| 证 券| 银保快讯
专题 > 21年 > 苏州市预付式消费管理平台 > 行业动态
2021年第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
时间:2021-12-01 17:51:10稿件来源:中国网

  三、信托公司资本实力增强,提质增效成果显现

  (一)所有者权益增速平稳,资本实力夯实

  今年以来,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继续增强。截至2021年3季度末,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006.08亿元,同比增长6.47%,环比增长1.17%,增速平稳。

  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来看,实收资本和信托赔偿准备较2020年出现较明显增长,未分配利润小幅上升。截至2021年3季度末,实收资本为3187.21亿元,同比增长8.68%,环比增长1.05%,实收资本占比为45.49%,同比上升0.93个百分点,环比小幅下降0.05个百分点;信托赔偿准备为329.66亿元,同比增长11.28%,与上季度持平;信托赔偿准备占比为4.71%,同比小幅增长0.2个百分点,环比小幅下降0.06个百分点;未分配利润为2082.27亿元,同比增长3.14%,环比增长1.48%;未分配利润占比为29.72%,同比降低0.9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9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监管政策收紧及行业风险加剧暴露的形势下,夯实资本实力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二)固有资产运用以投资为主,结构变化不大

  从固有资产的运用方式来看,截至2021年3季度末,投资规模为6933.02亿元,同比增长7.69%,环比增长1.59%;投资占比为81.53%,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环比小幅下降0.17个百分点。贷款规模为651.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48%,环比增长4.06%;贷款占比为7.66%,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7个百分点。货币类资产规模为424.75亿元,同比下降6.27%,环比下降1.63%;货币类资产占比为4.99%,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三)经营收入增速小幅下降,经营业绩企稳增效

  信托全行业经营收入增速略有回落,但信托业务整体稳定性良好,提质增效成果显现。

  1.信托业务保持良好稳定性

  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实现经营收入872.64亿元,同比增长3.69%,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第3季度,信托公司单季营业收入为270.34亿元,同比下降7.13%。

  从收入结构来看,信托业务收入是信托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继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实现信托业务收入632.29亿元,同比增长2.68%;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72.46%。

  2021年3季度,投资收益延续增长态势,但占比略有下降。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85.19亿元,同比增长10.44%;投资收益占比为20.97%,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利息收入同样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实现利息收入44.44亿元,同比增长12.89%;利息收入占比为5.97%,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

  图8 信托公司经营收入主要构成与信托业务收入占比

  2.提质增效成果显现

  2021年3季度信托公司利润规模延续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3季度末,信托公司累计利润为556.76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速较2季度略降1.50个百分点。同时,3季度利润同比增速超过营收增速(3.69%)10.90个百分点,表明信托公司持续压缩营业成本,提高经营质效,转型成效逐步显现。

  四、信托业发展方向日趋明确,业务转型进入攻关期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银保监会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指出,金融工作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增强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信托业应切实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重塑信托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托公司应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完善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且广覆盖的业务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实现行业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积极有为促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慈善实践

  促进共同富裕,要重点关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慈善信托是助力解决贫困问题、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型慈善工具,是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信托公司应持续创新业务模式,更好发挥慈善信托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更多高净值客户慈善需求落地。

  (三)遵循监管导向坚定转型,有序压降融资和通道类业务

  压降融资和通道类业务是防范行业风险,避免行业盲目扩张带来风险隐患,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托公司应提高站位,增强大局意识,贯彻监管部署安排,有序压降通道及融资类业务规模。

  (四)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新机遇,构建差异化的资管能力

  2018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信托行业传统融资类业务展业受限,各信托公司逐步发力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开发标准化信托产品。未来,信托公司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把握新机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依托“投行+资管”的优势,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线,构筑细分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五)拓展绿色信托业务实践,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将迎来绿色低碳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托公司在前期开展绿色信托业务实践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碳市场交易、灵活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探索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设立慈善信托支持绿色公益等多种方式,有效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自主创新企业融资名城苏州力荐: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

  (责编:贾凯)

本篇文章共有3页 当前为第 3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