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苏州财经| 财经要闻| 产 经| 银保快讯
苏州财经
过去十年,苏州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时间:2025-10-23 10:19:59稿件来源:引力播

  10月23日至25日,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将在苏州举行,这也是苏州第五次承办这一国际能源领域的盛会。

  作为全球能源变革的倡导者,苏州正以实际行动实现“碳中和”办会,绿色低碳元素满满。记者了解到,苏州着眼于智能调度畅通绿色出行,有关部门共同打造了“高效+低碳”的交通网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接驳任务的将有新能源车辆,酒店内部交通也将采用氢能摆渡车、氢能自行车。此外,志愿者服装及大会拎袋均采用再生纤维制作,论坛还将嵌入具身机器人、“AI数字人”等智慧化办会场景,展现“人工智能+”的创新活力。

  对于本次论坛的举办,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可以说,这是全球能源变革的‘苏州时刻’,也是全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苏州是一座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2024年工业用电量达1311亿千瓦时,全国排名第一。但苏州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用不到3%的年均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了约6%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蒋巷村是江苏省首个“零碳村”。2021年起,该村与上海中电长兴未来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启动零碳数字蒋巷乡村振兴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共计3.2兆瓦,年均提供绿色电能307万千瓦时,等效节约煤炭1160吨、减排二氧化碳3060吨,蒋巷村每年可节约电费约5万元。

  “零碳乡村建设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硬件水平,还促进了村庄产业发展。村民也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蒋巷村党委书记蒋玉英感慨:“现在越来越多人来到蒋巷村,欣赏‘零碳’带来的变化。”她一边谈着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一边指着身侧的光伏设备说:“你看,这些智能路灯、集体建筑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光伏板,它们正不停地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随着苏州能源变革和绿色低碳发展,像蒋巷村这样的“零碳村”“零碳工厂”“零碳学校”等绿色低碳项目大量涌现,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持续提升。

  今年3月,吴江东太湖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在不改变地表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一地两用”,光伏组件还可以提供遮阳功能,在夏季高温时降低水面温度,抑制藻类生长,为水产养殖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这是苏州市已投运的最大规模渔光互补项目。

  走进现场,宽阔的水域上方共安装了5万余片光伏组件,鳞次栉比的光伏面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该项目并网后,将按照“全额上网、就地消纳”模式运行,预计年发电量约3600万千瓦时,相当于2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经济收益达1400余万元,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万吨。

  经过十年的努力,苏州不断创新绿电交易、碳普惠机制、氢能出海等能源消费实践。学校屋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高架路旁的光伏声屏障项目以及城区的区域综合能源站,已逐渐成为苏州的新风景。

  在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碳减排供需数据。“我们已服务500余家企业,开发碳减排量超34万吨。”苏州一站式碳普惠服务中心数字运营专职成震林介绍,今年7月,山东聊城交运集团冠县汽车站通过苏州碳普惠服务体系完成首笔碳交易,实现跨省应用。

  “过去十年间,苏州全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个最典型的例证是,苏州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3.05万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4.7万亿元,而与此同时,全市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责编:陈锐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