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利用“国际快递”“海关扣留”“代付运费”等实施诈骗的案件高发。近日,市民崔女士持5万元现金来到吴中建行横泾支行网点要求向收款人田某转账。建行柜台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向其核实了转账用途、收款人关系等信息,发现崔女士并不认识对方,这立马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
在进一步沟通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崔女士是来替朋友张某支付一笔跨境包裹的海运运费,朋友张某告知已在境外支付10万元,需要崔女士在境内再支付5万元,收款人信息是通过邮件形式发给崔女士的,而收款人田某的建行账户开户行却显示在河南。
多处疑点暴露出诈骗风险,工作人员在耐心详细地沟通交流后获悉,崔女士自述的朋友张某其实是认识了一年多的网友,俩人线下从未见过面。张某告知崔女士,自己近期计划从境外回国,俩人即将见面,委托崔女士代收包裹,称为其代付的5万元运费等回国后再给她。俩人仅在网上联系,张某自称的“船员”“遭遇海盗”等职业和经历描述极具故事性且难以验证,复盘验证张某的说辞更是疑点重重。按照张某说辞,原本是打算让崔女士帮忙接收快递就行,无须支付运费,自己可以全额支付,但海运公司方并不同意,需要张某在境外支付一笔,在境内再支付一笔,不得已才找崔女士帮忙,给出的收款账户却是远在河南开户的田某的个人账户。运费理应支付给物流公司或海关等官方机构,而绝不会支付给个人,且15万元的总运费远超正常国际快递费用,极不合理。
综合交流获知信息及银行系统内核实账户信息情况后,网点人员立即报警。民警到场后确认崔女士遇到的是一起诈骗,现场指导崔女士删除了张某好友,并对其进行反诈宣传教育,成功避免了资金损失。海运包裹运费诈骗精准利用了公众善意与信息差,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广大群众遭遇陌生汇款一定要谨慎,涉及钱财要小心,反诈知识常充实,冷静审慎识陷阱。
(责编:张园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