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苏州财经| 财经要闻| 产 经| 银保快讯
银保快讯
智慧识破诈骗陷阱 园区建行多方联动织密“防护网”
时间:2025-08-15 10:59:34稿件来源: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近日,建行园区斜塘支行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客户A某语气焦急,称其在附近网点办理业务,但因名下银行卡账户交易受限,需开户行解除管控。经沟通,A某称其账户刚收到租户转的租金,卡就被冻结了,提出有租赁合同为证。

  网点工作人员指导A某通过线上渠道提交解控申请,并提供租赁合同等账户交易背景材料。收到材料后,斜塘支行与园区支行营业部协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敏锐发现多处异常:租赁合同上出租方和承租人双方签字的字迹存在微妙相似性,疑似通过使用不同粗细的笔书写来刻意掩饰;合同上双方指纹对比结果高度雷同。更值得怀疑的是,一般租赁合同不会约定付款账号,而这份合同却特意标注了双方账号。

  网点工作人员随即开展深入核查,发现该账户当日的入账交易对手,正是“合同”中载明的承租方,这一情况触发了账户管控模型。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刚入账,A某就迅速赶到网点柜面,要求解除账户管控,甚至提前准备好了“合同”,种种举动显示其似乎早有预谋。工作人员进一步查验“合同”时,又发现“承租人”的身份证号码与姓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综合种种异常,网点判断该事件极有可能涉及电信诈骗。园区支行营业部迅速行动、紧密配合,与园区反诈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情况,得到其大力支持,成功联系到“承租人”家属,而所谓的“承租人”其实正是受害人,家属表示受害人收到冒充“保险公司”人员的短信,称其名下有保险需要关闭,需要下载某软件并关闭免密支付,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共计损失上万元。此时受害人家属正准备前往当地反诈中心报案。涉诈事实逐渐清晰,A某提供的“合同”是伪造的“合同”,所谓的“租金”,根本是“承租人”被骗的血汗钱,而此刻急着解控的A某,分明是想把赃款洗白的“骗子”。

  园区斜塘支行一边火速与客户所在网点联系,双方积极协调配合,一边联系A某,以资料审核存在问题为由稳住对方,要求其前往网点撰写情况说明,方可解除管控。当A某前往网点提交材料时,工作人员配合警方当场将其抓获。事后,受害人的家属特意致电建行,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与负责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通电话不仅是对银行工作的认可,更是对金融防线守护百姓财产安全的最好见证。

  (责编:张园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