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2日)上午,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举办2025年上半年新闻通气会,通报苏州市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晒出上半年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单”。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认真落实总行和省分行工作部署,围绕苏州构建“1030”产业体系,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积极发挥央行资金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谱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对苏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和精准性,为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推动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在苏州落地见效,着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全辖融资总量稳定增长,有效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总量规模达11.74万亿元,位居全省第二,金融资源加快投向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其中,绿色贷款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切实落实好LPR和公积金利率下调政策,预计每年节约市场主体利息支出65亿元;融资成本稳步下行,新发放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以专项再贷款撬动金融力量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指导金融机构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相关贷款超250亿元。紧抓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契机,推动发行全国首批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积极推动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苏州落地扩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累计发放金额超5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50%。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高水平做好金融服务
聚焦征信便民惠企,构建征信服务新生态。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多渠道查询服务体系,优化群众查询体验。2025年1-6月,全辖累计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38.76万次,其中自助查询占比99.49%;企业信用报告查询10198次,自助查询占比94.11%。持续推进长三角征信市场化运行,截至6月末,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在三省一市18个城市稳定高效运行,上链共享征信报告数量达3146.23万份,上链企业2324.4万户,征信报告查询量达1027.25万笔。长三角、珠三角征信链实现互联互通。
着力提升支付服务质效。持续深入推进支付便利化工作,截至2025年6月末,苏州市重点商户数达10429户,较2024年年初增长近2倍,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累计建成支付便利化服务区23个、服务点59个。高效推动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有序组织全国统一集中账户管理系统在全辖上线运行,组织地方法人机构上线“全链通”代理平台,不断提升银行账户开、变、撤等各环节便利性,稳妥推进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在全辖提质扩面,实现县域全覆盖。
不断提升现金服务水平。在全市县域范围开展农村现金服务“百场万户行”活动,组织银行机构开展针对性农村现金服务,着力解决基层个别区域残钞难上缴、零钞兑换难等问题。推动建设“暖心惠民”农村现金服务点,更好满足县域农村地区群众现金服务需求,目前已启动10个农村现金服务点建设。2次为群众鉴定清点火烧币,共挽回经济损失2.5万余元。
稳步提升国库履职效能。全力做好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出口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工作,截至6月底,各级国库已办理留抵退税25.1亿元,出口退税860.6亿元;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322.35万笔,涉及金额38.12亿元,惠及约280万人。
推动金融创新和高水平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动能
数字人民币应用持续深化。截至6月末,累计落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125.1万个,开立个人数币钱包3104万个、对公数币钱包104万个,合计占全省的45.32%,活跃数币钱包数位居全省第一。开展“畅通支付 惠享邻里”建设活动,新增发放数字人民币贷款3.86万笔、2386.3亿元,开展推进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测试38笔、金额达4.38亿元。
小微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不断优化。全省率先试点替代数据平台建设,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金融数据“可用不可见”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全面精准为企业信用画像,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苏州样板”。
外汇业务创新先行先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全面落地,全省首单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外债额度共享试点业务、全省首笔“科汇通”试点业务均落地苏州。持续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稳步开展QFLP外汇余额管理试点,试点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国库现金管理试点稳妥推进。全国首家地市级国库现金管理试点业务成功落地苏州。
下阶段,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人民银行总行、省分行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以金融高效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顾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