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首页推荐 > 要闻加粗推荐

通胀预期转向,货币政策减“烦恼”

时间: 2020-01-13 11:18:27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在谈到通胀目标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指出,正确的做法是,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胀目标,从1%到4%可能都是合理的选择区间。比如,发达国家和人口老龄化经济体最优的通胀目标可能是1%或1.5%,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年轻化经济体可选择3%或4%,有些持续高通胀的经济体还可以把通胀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比如超过4%。货币政策(比如对通胀目标的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预期,但前提是这种引导离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趋势不远,这样的货币政策才是符合实际和有效的。

  2019年,央行多次强调,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

  从CPI上行的背景看,CPI涨幅上升主要受肉类食品影响,是典型的部分食品导致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而且,从未来一段时间看,市场普遍预计2020年下半年后,翘尾因素对PPI的影响将小于2019年并将更加稳定,CPI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逐步消退,两者间的差距有望趋于收窄。

  2020年新年伊始,央行0.5个百分点的降准也打破了所谓的货币政策“掣肘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释放了8000亿元长期资金,这将有利于带动实体经济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减轻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负担。

  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下降之后,降准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走向另一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定调——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货币政策要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政策过紧,会加剧总需求收缩和经济下行;政策过松,又可能固化结构扭曲,推高债务并积累风险。因此,要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内部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全球范围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是我国经济的“亮点”之一。正如易纲所说,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


   自主创新企业融资名城苏州力荐: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点击进入)

   名城财富合作热线:15106209879

  (责编:周融蓉)

本篇文章共有3页 当前为第 2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报道

财经图库

更多

点击排行

《名城苏州》 版权所有 投诉电话:65181399 值班编辑:65103546 技术维护:65106462

广告业务联系:15106209879 苏ICP备 10008205号-2

《名城苏州》网站法律顾问:江苏智择律师事务所 蒋少华 律师